- · 《科技风》栏目设置[05/29]
- · 《科技风》数据库收录影[05/29]
- · 《科技风》收稿方向[05/29]
- · 《科技风》投稿方式[05/29]
- · 《科技风》征稿要求[05/29]
- · 《科技风》刊物宗旨[05/29]
京津冀观察:科技协同赋能结硕果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流程编辑:U022 共建园区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,也已具有相对成熟的模式。其中科技园区是科技资源转移承接、融合创新的集中体现,也必然会撬动政策、产业、交通等方面
流程编辑:U022
共建园区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,也已具有相对成熟的模式。其中科技园区是科技资源转移承接、融合创新的集中体现,也必然会撬动政策、产业、交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配套。数据显示,2021年,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5434项,成交额350.4亿元,科技园区的建设可以说抓住了“风口”。此园区未来建成投用后,怎样更好吸引前沿企业并留住优质资源?如何更好提升服务加快企业办事效率?方方面面、桩桩件件,还需要相关方面进一步用心破题求解。
京津冀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、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。八年多来,三地携手建设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,地区间产业互动更为活跃,区域创新实力大幅提升。当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技术合作强度与城市等级及地理距离相关,创新资源配置不均,北京的创新资源结构与津冀的产业结构不够匹配,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难等等。着眼于此,在今后三地的协同创新中,更应通过园区等平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更强链接,以此促进城市间形成“科技合作带动产业分工,产业分工促进科技合作”的良性循环,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继续探索方案、贡献智慧。
曾有人形象地描述“集聚效应”:先种上几棵“大树”,这些“大树”共同成长,形成良好生态,后面的树木植被就会越长越快,最终形成一片“森林”。京津冀协同创新已打下扎实根基,继续植树育苗、筑巢引凤,提供丰沛的阳光雨露,三地融合在科技协同赋能下必将硕果累累。
塔吊林立、机器轰鸣……雄安新区启动区内,由河北省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,已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,规划中的高品质花园式科技园区正一天天化作现实。
作为新区标志性的科研基地,作为综合性集成创新平台,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本身也是科技感满满。索网幕墙采光良好,其外侧的暖廊系统冬季纳阳、夏季拔风,降低能耗,一改传统玻璃幕墙隔热性差的弊端;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好、侧向刚度大,且自重轻、截面小,既减轻结构负荷、扩大建筑空间,也弥补了混凝土剪力墙延性不足的弱点。诸多创新工艺的加持,保障了这一大型建筑项目向着绿色低碳、高智能化的目标全速推进。
来源:北京日报 作者 胡宇齐
文章来源:《科技风》 网址: http://www.kjf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01/2005.html